1 条题解
-
0
题解 首先看到我们是要求的是最小的可以让我们吃完的T TT,显然这是单调可以二分的。 那我们要考虑如何判断我们在延长m i d midmid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得到一个合法解。 这东西呢,我们可以考虑用网络流求解。 但注意,原问题有要求一只老鼠每个时刻只能吃一块蛋糕,一块蛋糕也只能被一只老鼠吃,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。 关于第一个限制,我们可以按时间段拆点,每个时间段给一只老鼠连固定流量的边,保证每只老鼠最多使用这么多流量,一次保证它最多只会吃一块蛋糕。 但第二个条件咋搞?限制蛋糕单位时间总流量?每只老鼠吃的速度不同呀。 事实上我们可以利用差分解决这个问题。 我们先将所有老鼠吃的速度从小到大排序,然后差分,第i ii个差分段能够对应到第i ii只到第n nn只老鼠,所以流入的总流量就是n − i + 1 n-i+1n−i+1乘上差分段的长度,它向蛋糕单位时间则只会流差分段长度的流量。 我们很容易将这个图映射回每只老鼠的吃法,也一定满足上面的条件,每块蛋糕被吃的总量不会超过最大值,每只老鼠也不会超过它能从的总量。 但是是否是在我们这个单位时间内吃的就很难说了。 不过可以证明一定是可以映射到一组合法解上的。 就按这样跑一遍网络流,判断是否满流即可。
时间复杂度O ( [ 网 络 流 ] log T )
#include<bits/stdc++.h> using namespace std; #define MAXN 2005 // 最大节点数 #define lowbit(x) (x&-x) // 树状数组操作 #define reg register // 寄存器优化 #define pb push_back // 向量添加元素 #define mkpr make_pair // 创建键值对 #define fir first // 键值对的第一个元素 #define sec second // 键值对的第二个元素 #define lson (rt<<1) // 线段树左子节点 #define rson (rt<<1|1) // 线段树右子节点 typedef long long LL;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uLL; typedef long double Ld; typedef pair<LL,int> pii; const int INF=0x3f3f3f3f; // 无穷大 const int mo=19930726; // 模数 const int mod=1e6+7; // 模数 const int inv2=499122177; // 2的逆元 const int inv3=332748118; // 3的逆元 const int jzm=2333; // 常数 const int zero=2000; // 偏移量 const int n1=100; // 常数 const int orG=3,ivG=332748118; // NTT相关 const double Pi=acos(-1.0); // 圆周率 const double feps=1e-11; // 浮点精度 const double eps=1e-9; // 浮点精度 template<typename _T> _T Fabs(_T x){return x<0?-x:x;} // 绝对值 template<typename _T> void read(_T &x){ // 快读 _T f=1;x=0;char s=getchar(); while(s>'9'||s<'0'){if(s=='-')f=-1;s=getchar();} while('0'<=s&&s<='9'){x=(x<<3)+(x<<1)+(s^48);s=getchar();} x*=f; } template<typename _T> void print(_T x){if(x<0)putchar('-'),print(-x);if(x>9)print(x/10);putchar(x%10+'0');} // 快写 int gcd(int a,int b){return !b?a:gcd(b,a%b);} // 最大公约数 int add(int x,int y,int p){return x+y<p?x+y:x+y-p;} // 模加法 void Add(int &x,int y,int p){x=add(x,y,p);} // 模加法 int qkpow(int a,int s,int p){int t=1;while(s){if(s&1)t=1ll*t*a%p;a=1ll*a*a%p;s>>=1;}return t;} // 快速幂 int TT,n,m,s[35],totb,cnt,S,T,head[MAXN],tot,dis[MAXN],cur[MAXN]; double b[65];queue<int>q; // 队列用于BFS struct ming{int p;double r,d;}a[35]; // 奶酪结构体 struct edge{int to,nxt;double flow;int op;}e[MAXN*20]; // 网络流边结构 void addEdge(int u,int v,double f){e[++tot]=(edge){v,head[u],f,0};head[u]=tot;} // 添加边 void addedge(int u,int v,double f){ // 添加双向边(网络流) addEdge(u,v,f);e[tot].op=tot+1; addEdge(v,u,0);e[tot].op=tot-1; } bool bfs(){ // BFS构建分层图 for(int i=1;i<=cnt;i++)cur[i]=head[i],dis[i]=0; while(!q.empty())q.pop();dis[S]=1;q.push(S); while(!q.empty()){ int u=q.front();q.pop(); for(int i=head[u];i;i=e[i].nxt){ int v=e[i].to;if(e[i].flow<eps||dis[v])continue; dis[v]=dis[u]+1;q.push(v); if(v==T)return 1; // 到达汇点 } } return 0; } double dfs(int u,double maxf){ // DFS找增广路 if(u==T)return maxf;double res=0; for(int i=cur[u];i;cur[u]=i=e[i].nxt){ int v=e[i].to;if(e[i].flow<eps||dis[v]!=dis[u]+1)continue; double tmp=dfs(v,min(maxf,e[i].flow)); // 递归 maxf-=tmp;res+=tmp;e[i].flow-=tmp;e[e[i].op].flow+=tmp; // 更新流量 if(maxf<eps)break; // 流量用尽 } return res; } double dinic(){double res=0;while(bfs())res+=dfs(S,1e9);return res;} // Dinic算法 // 检查给定D是否可行 bool check(double mid){ totb=0; // 1. 离散化时间点:收集所有奶酪的出现和消失时间 for(int i=1;i<=n;i++)b[++totb]=a[i].r,b[++totb]=a[i].d+mid; sort(b+1,b+totb+1); // 排序 totb=unique(b+1,b+totb+1)-b-1; // 去重,得到totb个时间点 // 2. 初始化网络流节点 cnt=totb*m+n; // 总节点数:时间区间节点(totb-1)*m + 奶酪节点n S=++cnt; T=++cnt; // 源点S和汇点T double summ=0; // 所有奶酪的总重量 // 3. 初始化图 for(int i=1;i<=cnt;i++)head[i]=0;tot=0; // 4. 添加边: // a. 奶酪节点 -> 汇点:容量为奶酪重量 for(int i=1;i<=n;i++)addedge(i,T,1.0*a[i].p),summ+=a[i].p; // b. 源点 -> 时间区间节点:容量为 (m-j+1)*(速度差)*(区间长度) for(int i=1;i<=totb;i++) // i是离散化后的时间点下标 for(int j=1;j<=m;j++){ // j是老鼠洞速度等级 // 计算区间长度 double interval = b[i]-b[i-1]; // 速度差:s[j]-s[j-1](s[0]默认为0) double speedDiff = s[j]-s[j-1]; // 容量 = (m-j+1) * 速度差 * 区间长度 double capacity = 1.0*(m-j+1)*speedDiff*interval; // 添加源点到区间等级节点的边 addedge(S,n+(i-1)*m+j,capacity); // c. 时间区间节点 -> 奶酪节点:若奶酪覆盖该区间,则连边(容量无穷) for(int k=1;k<=n;k++) // 遍历奶酪 // 检查奶酪k是否覆盖当前区间[b[i-1], b[i]] if(a[k].r<=b[i-1]+eps && a[k].d+mid+eps>=b[i]) addedge(n+(i-1)*m+j,k,1e9); // 容量设为极大值 } // 5. 计算最大流 double tmp=dinic(); // 判断:最大流是否 >= 总重量(考虑浮点误差) return tmp+eps>=summ; } int main(){ read(TT); // 读入测试用例数 while(TT--){ read(n);read(m); // 读入奶酪数和老鼠洞数 for(int i=1;i<=n;i++)scanf("%d %lf %lf",&a[i].p,&a[i].r,&a[i].d); // 读入奶酪属性 for(int i=1;i<=m;i++)read(s[i]); // 读入老鼠洞速度 sort(s+1,s+m+1); // 速度排序(升序) // 二分答案:在[0, 3000000]范围内找最小D double l=0,r=3000000; int times=50; // 二分次数 while(times--){ double mid=(l+r)/2.0; if(check(mid))r=mid; // 若D=mid可行,则尝试更小的D else l=mid; // 否则尝试更大的D } printf("%.4f\n",l); // 输出答案 } return 0; }
关键点解释 二分答案框架:
在 [0, 3000000] 范围内二分查找最小 D。
每次二分通过 check(mid) 验证 D=mid 是否可行。
网络流建模:
源点 S:连接所有时间区间节点。
时间区间节点:
离散化时间点形成区间 [b_{i-1}, b_i]。
对每个区间和速度等级 j 建立节点,容量为 (m-j+1)(s[j]-s[j-1])(区间长度)。
奶酪节点:连接汇点 T,容量为奶酪重量。
时间区间 → 奶酪:若奶酪覆盖该区间,则连容量无穷的边。
速度分层技巧:
将老鼠洞速度升序排序。
速度差 s[j]-s[j-1] 表示新增的速度能力。
因子 (m-j+1) 表示速度≥s[j] 的老鼠洞数量。
最大流验证:
使用 Dinic 算法计算最大流。
若最大流 ≥ 奶酪总重量,则 D 可行。
为什么这样建模? 时间区间离散化:将连续时间分割为小区间,便于处理。
速度差分:将老鼠洞能力分解,避免重复计算。
容量设计:(m-j+1)(速度差)(区间长度) 确保同一时间区间内,所有老鼠洞的总能力被精确表示。
网络流正确性:最大流等于奶酪总重量时,说明存在分配方案吃完所有奶酪。
该算法高效且精确,通过二分和网络流解决了复杂的时空分配问题。
信息
- ID
- 586
- 时间
- 1000ms
- 内存
- 128MiB
- 难度
- (无)
- 标签
- 递交数
- 0
- 已通过
- 0
- 上传者